商城首页欢迎来到中国正版软件门户

您的位置:首页 > 业界资讯 >Sonic主网上线:能否复刻Fantom辉煌?

Sonic主网上线:能否复刻Fantom辉煌?

  发布于2025-05-14 阅读(0)

扫一扫,手机访问

从Fantom到Sonic Labs:2024年的大变革

2024年对于Fantom来说是充满变革的一年:基金会更名、主网升级、代币换币,这一切都表明Fantom在努力进行“二次创业”。然而,Sonic Labs依然面临诸多挑战:TVL跌至不足1亿美元、增发争议不断,以及跨链安全问题未能完全解决。那么,新链的高性能是否能实现?换币和空投又能否拯救其生态系统呢?

讲述性能故事,借助亚秒级公链重返市场

2024年12月18日,Fantom基金会正式更名为Sonic Labs,并宣布Sonic主网上线。作为一个以亚秒级交易速度著称的新公链,性能成为Sonic最重要的卖点。上线仅三天,Sonic链上就已经产出了100万个区块。Sonic的“快”秘诀在于对共识层和存储层的深度优化,采用了实时修剪、节点同步加速和数据库减肥等技术,使得节点能够更轻松地确认和记录交易。官方数据显示,与旧的Opera链相比,节点同步速度提升了10倍,大规模RPC节点的成本降低了96%,为高性能网络奠定了基础。

尽管“高TPS”在公链竞争中不再新鲜,但它仍然是吸引用户和项目方的关键指标之一。快速、流畅的交互体验能降低用户对区块链的门槛,为复杂合约、高频交易和元宇宙游戏等应用场景提供可能。

Sonic主网上线:性能叙事、换币、空投能否重现Fantom巅峰状态?

除了高性能,Sonic还全面支持EVM,并兼容Solidity和Vyper等主流智能合约语言。选择兼容EVM而不是自研虚拟机,Sonic降低了开发者的迁移门槛,让原本在以太坊或其他EVM链上的智能合约无需大改就能部署到Sonic,节省了大量适配成本。在竞争激烈的公链市场,放弃EVM意味着要重新培育开发者和用户。Sonic希望在强性能的基础上继承以太坊生态,让项目快速落地。官方问答显示,Sonic团队曾考虑其他路线,但最终选择了EVM,因为它是行业中最具“最大公约数”意义的选择,有助于初期迅速积累应用和用户基础。

在Multichain事件中,Fantom曾经因跨链问题栽了跟头,因此,Sonic的跨链策略备受关注。官方的技术文档中将Sonic Gateway列为重点技术,并特别介绍了其安全机制。Sonic Gateway通过在Sonic和以太坊两端运行客户端的方式,具备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的“Fail-Safe”保护。如果桥14天无“心跳”上报,就可以在以太坊端自动解锁原资产,保障用户资金。默认每10分钟(ETH→Sonic)、1小时(Sonic→ETH)进行打包跨链,也可付费即时触发。Sonic自己的验证器网络通过在Sonic和以太坊上运行客户端来操作网关,确保了Sonic Gateway与Sonic链本身一样去中心化,消除了中心化操纵的风险。

Sonic的主要更新希望通过万级TPS、亚秒级结算和EVM兼容等“硬件配置”吸引新一轮开发者和资金,让这条老牌公链以新的形象和性能重回市场视野。

代币经济学:一手增发,一手销毁

目前社区讨论最多的话题是Sonic的新代币经济学。一方面,1:1兑换FTM的模式看起来相当于平移。另一方面,6个月后的空投计划相当于额外增发6%的代币(约1.9亿枚),被社区认为是稀释代币价值的做法。

Sonic在刚上线时,设置了与FTM同样的31.75亿枚初始供应(总量),保证老持币人可以1:1获得S。但增发只是Sonic的一部分,代币经济学中也包含了不少关于总量平衡的做法。从主网上线六个月后开始,每年将为网络运营、营销、DeFi推广等用途增发1.5%(约4762.5万枚S),持续六年。如果某一年没有用完这部分代币,就会被100%销毁,确保只把增发部分实际投入建设,而不是囤在基金会。

在最初四年里,Sonic主网的3.5%年化验证者奖励主要源自Opera未使用完的FTM“区块奖励份额”,这样就能避免启动初期即大量铸造新S,造成恶性通胀。四年后,再按照1.75%的节奏恢复新代币的增发,用于支付区块奖励。

Sonic主网上线:性能叙事、换币、空投能否重现Fantom巅峰状态?

为了对冲这部分增发带来的通胀压力,Sonic设计了三种销毁机制:

Fee Monetization Burn:如果DApp未参与FeeM,用户在该应用产生的交易中会将50%的Gas费直接销毁;相当于对“不加入合作分成”的应用征收更高的“通缩税”,鼓励DApp主动参与FeeM。

Airdrop Burn:空投的75%份额需要270天归属期才能完全获取;若用户选择提前解锁,会损失一部分空投份额,这些被“扣下”的份额将直接销毁,从而减少S在市场上的流通。

Ongoing Funding Burn:用于网络发展的1.5%年增发,若当年用不完,剩余代币也会100%烧掉;这样可以避免基金会囤币,也限制了某些成员对代币的长期挤占。

整体来看,Sonic试图通过一手“可控增发”来保证生态发展经费,一手多点“销毁”来抑制通胀。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FeeM机制下的“燃烧”,因为它与DApp的参与程度、交易量直接挂钩,意味着越多应用不参与FeeM,链上通缩力度就越大;反之,FeeM应用多了,“通缩税”减少,但开发者分成会增加,形成一种在分润与通缩之间的动态平衡。

TVL仅为巅峰时期的1%,返钱+空投能否夺回DeFi势头?

Fantom团队在2021~2022年牛市中曾风光一时,但过去一年里Fantom的链上表现不理想,目前的TVL仅剩9000万美元左右,位列DeFi公链第49名,而巅峰时期Fantom的TVL曾高达70亿美元左右。目前的数据仅为高峰期的1%左右。

Sonic主网上线:性能叙事、换币、空投能否重现Fantom巅峰状态?

为了重振DeFi生态,Sonic特别推出Fee Monetization(FeeM)机制,声称可以把最高90%的网络Gas费返还给项目方,让他们在无需过度依赖外部融资的情况下,依托链上实际使用量获得持续收益。这种模式借鉴了Web2平台“按流量分成”的做法,希望鼓励更多DeFi、NFT、GameFi等开发者来到Sonic并留存下来。

此外,官方另设2亿枚S代币空投池,并推出了两者玩法:Sonic Points,鼓励普通用户在Sonic上积极交互、持有或在Opera上积累一定历史活动;Sonic Gems,面向开发者的激励,鼓励他们在Sonic链上推出吸引人且有真实使用量的DApp。空投所用的这部分S也融入了“线性归属+NFT锁定+提前解锁销毁”等机制,试图在空投和中长期粘性之间找到平衡。

主网上线、100万区块里程碑、跨链Bridge预告。这些新闻短期内确实提升了Sonic的曝光度。但目前的现实情况是生态的繁荣与巅峰时代相去甚远。目前,Layer2、Solana、Aptos、Sui等公链的充分竞争让市场早已进入多链百花齐放的时代。高TPS不再是唯一卖点。如果Sonic不能在生态内爆发一两个“拳头项目”,恐难以与其他热门链抗衡。

不过,Sonic的上线还是得到了一些行业明星项目的支持,12月份,AAVE社区提出计划在Sonic上部署Aave v3的提案,Uniswap也宣布已完成在Sonic上的部署。此外,Sonic还可以直接继承在Fantom上的333个质押协议作为生态基础。这些都是相比一条纯新公链要具备优势的地方。

Sonic主网上线:性能叙事、换币、空投能否重现Fantom巅峰状态?

靠性能与高额激励带回资金与开发者?答案或许要看2025年Sonic在具体的应用落地、治理透明度和跨链安全等方面能否交出令人信服的答卷。若一切顺利,Sonic或许有望重现Fantom当年的光彩。若仅止于概念炒作,或无法解决内部矛盾与安全顾虑,这场“二次创业”也可能在多链混战中归于平淡。

热门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