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城首页欢迎来到中国正版软件门户

您的位置:首页 > 硬件相关 >手机大厂,狂卷长焦

手机大厂,狂卷长焦

  发布于2025-02-25 阅读(0)

扫一扫,手机访问


来源:雷科技AI硬件组|编辑:三明治|排版:GUAN

大伙儿有没有发现,10月份这波新机仿佛达成了共识。

不管是标准版,还是Pro版,几乎都开始主打「长焦升级」。

像昨晚发布的小米15系列,Pro版本直接用上了前代Ultra定位才有的5000万像素、5倍光变IMX858潜望式长焦。

再往前一点的vivo X200系列,Pro版本更是用上了前代Ultra定位才有的2亿像素、3.7倍光变HP9潜望式长焦。

至于OPPO Find X8 Pro,则配备了一颗3倍光变潜望长焦和一颗6倍光变潜望长焦,帮助消费者越级享受到了双潜望长焦的快乐。

手机大厂,狂卷长焦

(图源:vivo)

至于那些主打纤薄小巧机身的机型?

你别说,这次小米15、OPPO Find X8,也都配备了完全可用的长焦,而vivo X200 Pro mini更是用上了一颗的5000万像素、3倍光变LYT600潜望式长焦。

有趣的是,即便如此,这些旗舰新机在长焦上似乎也没有更多的优势。

回顾2024年,真我的剑走偏锋,让OV64B大底潜望一度下沉到了2000元价位段;曾经号称最大底的潜望长焦——IMX890,现在也是随随便便就能下放给主打性价比的子品牌用。

当以往抠抠搜搜的潜望长焦,今年甚至都能下放到标准版,乃至下放到中端机上面,你就知道国内这手机市场到底有多卷了。

手机大厂,狂卷长焦

(图源:真我)

诶,这时可能有的靓仔要疑惑了。

在这种情况下,旗舰新品又会怎么去强调自己的优势呢?

别问,问就是有「AI」。

没错,不仅是影像超大杯,可以说今年年底的这一批旗舰手机,都会基于AI大模型做超分算法,来补强高倍率拍照下的解析力。

处于风口浪尖的我们,或许正在见证着AI影像时代的到来。

手机大厂,狂卷长焦

AI彻底释放了长焦的潜力

在我印象里,最早说把AI大模型融入影像的——应该是小米吧。

今年年初,在小米14 Ultra发布会上,卢伟冰用了几乎一半的时间来强调了这款超大杯旗舰机的影像能力,具备全焦段徕卡光学大光圈四摄,以及全球首个「AI大模型计算摄影平台」AISP。

手机大厂,狂卷长焦

(图源:小米)

按照卢伟冰当时的说法,AISP不仅能通过算法优化,让画面在明暗、景深、色彩等多个方面更具有审美的层次感;更重要的是,还可以在30倍或更高的光学变焦场景下,直接利用AIGC技术重绘图像,让远处的物体瞬间从毛边像素变得清晰。

这,便是所谓的AI长焦。

具体原理其实挺好理解的,我想生成式人工智能大家应该有所耳闻吧,这是一种通过分析大量的数字化材料产生新颖的文本、图像、音乐和软件,然后跟进关键词/提示信息生成全新内容的能力。

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,在原本相对模糊的长焦相片基础上,让AI来补充图像里面缺失的细节部分而不改变照片整体感觉,就可以使得照片在维持真实性的基础上更加清晰、自然,理论上用户也能够更好地欣赏到被放大的细节。

具体效果嘛……

就这么说吧,我手上的小米14,本身只有一颗3倍光学变焦镜头。

随便从高处拍摄一张园区里的照片,可以看到远处的红旗以及更远处的园区名字基本上都看不清楚了。

手机大厂,狂卷长焦

(图源:雷科技)

然后这是不换手机,直接拉到30倍,自动启动大模型长焦算法后的效果。

手机大厂,狂卷长焦

(图源:雷科技)

由于原本机身内的长焦镜头素质不高,因此很难给大模型提供清晰的影像,即便如此我们依然能看到大模型修复后的叶片、窗户和红旗细节,以及更远处的园区名字也是一览无余。

虽说涂抹感略重,但是对比以前一眼模糊的效果还是强上太多了。

或许正因如此,后面各家厂商也是纷纷跟进。在X100S、X200系列上,vivo通过AI大模型对超过十亿的物体数据学习,再结合AI多帧高像素算法,实现了远景画面的高清拍摄;OPPO Find X8系列更是直接宣传搭载了AI千里长焦,在20倍-120倍变焦时会利用新的AI计算方式,大幅提升基础解析力和细节表现。

通过AI对影像的升级,手机拍摄的照片确实变得更加清晰了。

手机大厂,狂卷长焦

手机影像提升是
“螺丝壳里做道场”

作为旗舰手机的核心卖点之一,影像硬件配置一直都是各家厂商竞争的焦点,这点我想应该没有多少读者会反对吧。

而在过去十余年间,手机影像硬件配置的内卷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。

第一部分是卷传感器,不断追求更大尺寸的主摄像头传感器,直至一英寸大小的传感器成为高端影像手机的标准配置。

第二部分是卷镜头数量,从传统基础的后置单摄,再到极限追求场景适配的多摄组合,直到近年才定下「主摄-长焦-超广角」的基本组合。

第三部分是卷镜头焦距,定下基本组合后,厂商自然就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扩展镜头的焦段范围上,从超广角到长焦,进而实现5倍乃至更多倍的潜望长焦拍摄,同时加入2X和3X等中焦段镜头,以实现光学焦段接力。

手机大厂,狂卷长焦

(图源:OPPO)

当然,我不难理解厂商们为何孜孜不倦地追求影像硬件配置:

硬件配置是拍出一张好照片的基础,只有更强的硬件才会拥有更好的画质、更高的进光量以及更丰富的细节。

问题在于手机这个载体的物理形态。

用户对手机便携性、手感、颜值的需求日益苛刻,与此同时,厂商又需要想方设法在有限的空间塞入更大的电池,以及更多的元器件以实现更丰富的功能(如卫星通信),用户不断吐槽的“堆料”其实是难度极高的技术活儿,堪称“螺丝壳里做道场”。

这也让手机影像的提升变得难上加难。

受限于机身内部空间,手机的长焦镜头,注定不能无脑堆堆乐,因为相机模组的厚度是有一个不影响握持手感的「上限」在哪里的。

vivo X100 Ultra上那颗蔡司2亿APO长焦,基本就是手机所能容纳的上限了。

但是长焦天生又有着望远,以及压缩空间构图的需求,3.7倍光学变焦显然不足以满足摄影爱好者的需求。

所以咱们能看到,时间来到2024年,各家厂商都给长焦上了一套全新的AI长焦算法,它让手机不必过于卷硬件,而是更大程度地释放既有硬件威力。

和AI打配合,无疑是当下,乃至未来手机计算摄影的主流方向。

手机大厂,狂卷长焦

做好AI长焦的关键在于降低AI感

上面呢,咱们也说了不少AI长焦的优势了。

到这个点,我想细心的小朋友们也该发现了,“难不成这所谓的AI长焦,它就没有一丁点缺点吗?”

哈哈,那肯定不是的。

咱们小白自然是不咋讲究,但至少在小绿书上面,就有很多资深摄影佬,旗帜鲜明地站出来反对厂商们这么干——

“AI算出来的细节,它都不真实了,还算摄影吗?”

手机大厂,狂卷长焦

嗯……这么说,倒好像也没错。

看过咱们雷科技vivo X200系列评测的读者应该都知道,这AI长焦算法的优缺点其实都挺明显的。

在长焦倍数太大的时候,算法能给原本画质下降严重的图片,补上清晰的纹理线条和降噪。

看上去倒是讨喜,但是从下方的图可以明显看到,当小雷将倍数拉到20倍时,灯塔上的纹理全部是由AI进行后期处理重构的,确实有一种说不出的怪异感。

手机大厂,狂卷长焦

(图源:雷科技)

此外,就像AI绘画弄不好文字和手部细节那样。

现在的AI长焦,对于远处人脸细节的处理,还有各种拍摄字体的场景,都很容易抽风,在高倍率变焦下,本该横平竖直的字体,经过超分算法的处理后,甚至会变得扭扭捏捏、难以分辨。

更有甚者,直接显示口口口口。

手机大厂,狂卷长焦

(图源:雷科技)

只能说镜头里拍不出来的细节,指望AI脑补确实不太现实。

不过我相信随着大模型的进步和手机ISP算力的提升,AI算法会越来越成熟,这也是内部空间捉襟见肘的手机应该去发展的方向。

随着经验积累,手机对于算法是否介入也会变得更加敏感,应该能够尽可能地减少用户感到恐怖谷效应的情况。

至于那些抵触AI长焦的声音嘛……

我只能说随着大模型的发展,以后手机会用到AI的功能只会有多无少,建议还是跟上这股时代的潮流吧。

本文转载于:https://www.eda365.com/article-237830-1.html 如有侵犯,请联系admin@zhengruan.com删除
  • PAC会取代PLC?揭秘PAC与PLC的较量 正版软件
    PAC会取代PLC?揭秘PAC与PLC的较量
    1、什么是PAC?PAC控制系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(PLC)和个人计算机(PC)的发展历史。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,PLC作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核心控制器开始崭露头角。PLC最初设计的目的是替代硬接线的继电器逻辑控制系统,它采用可编程的存储器来存储控制逻辑,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编程灵活地改变控制逻辑,而不需要进行复杂的硬件更改。这一特点使得PLC在工业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然而,随着工业自动化需求的不断增加和技术的不断进步,PLC的功能和性能也逐渐得到了提升。在20世纪90年代,随着个人
    10小时前 20:24 自动化 0
  • 松下S5M2等四款相机固件更新发布 正版软件
    松下S5M2等四款相机固件更新发布
    松下发布重要固件更新,提升LUMIX相机拍摄体验!此次更新涵盖LUMIXS5M2、S5M2X、GH7和G9M2多款相机,并包含多项实用功能升级。用户可于2025年1月23日起,通过松影俱乐部公众号或松下全球客户支持网站免费下载。主要更新内容:LUMIXS5M2(版本3.2)&S5M2X(版本2.2):增强LUMIXLabAPP兼容性:实现远程拍摄、遥控快门和图像传输等功能;S5M2X更支持手机端无线直播。改进自动对焦:提升相位混合自动对焦性能,增强主体识别,新增飞
    11小时前 19:50 全新 松下 固件 s5m2 s5m2x gh7 g9m2 0
  • 地平线SuperDrive首发三大黑科技,决胜智能化竞争下半场 正版软件
    地平线SuperDrive首发三大黑科技,决胜智能化竞争下半场
    地平线智驾科技畅想日及SuperDrive智驾体验活动回顾:2025高阶智驾时代来临1月13日,地平线在上海举办“BeyondtheHorizon地平线智驾科技畅想日”,回顾了其在软硬结合技术领域的量产创新成果,并展望了2025年高阶智能驾驶的爆发。同期,“SuperDrive智驾百人团体验活动”也在上海静安区展开,首次发布三大智驾黑科技,树立了拟人化、高效易用的智驾体验新标杆。实力铸就智驾领先地位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博士在畅想日发表演讲,回顾了公司九年的发展历程,并表示2024年成功赴港IPO标志着
    12小时前 18:00 硬件资讯 Hi科技 5G IOT 消费电子 人工智能AI 手机数码 新能源汽车 自动驾驶汽车 智能家居 电脑影音 智车科技 地平线 0
  • C# 六种精确计时方法详解 正版软件
    C# 六种精确计时方法详解
    根据综合网上的多篇文章,实现精确计时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:调用WINAPI中的GetTickCount函数:[DllImport("kernel32")]staticexternuintGetTickCount();此函数返回自操作系统启动以来经过的毫秒数,精度大约为1毫秒,但测试显示误差约为15毫秒。缺点是返回值为uint类型,最大值为2的32次方,因此在服务器连续运行约49天后,返回值会归零。用法:uints1=GetTickCount();Thread.Sleep(2719);Cons
    13小时前 17:04 C# 0
  • 从刷脸到刷掌支付,3D视觉公司的新机遇 正版软件
    从刷脸到刷掌支付,3D视觉公司的新机遇
    随着支付方式的不断演进,从刷脸支付到刷掌支付的转变,为3D视觉公司带来了新的机遇。以下是详细的伪原创文章,保持了原意和图片的原始位置和格式:对3D视觉公司来说,与巨头合作是实现技术商业化的关键途径。作者|秀松编辑|南书近年来,刷脸支付逐渐成为常态。无论是在商超、便利店等商业场所,还是在个人线上支付,只需对准人脸轻扫一下,即可完成支付,极大简化了支付过程。支付方式的这一转变,源于技术和市场的双重驱动。在技术方面,以3D视觉为核心的AI技术日益成熟,并被应用于金融支付领域;而在市场方面,消费电子产品的
    14小时前 16:00 科技 0